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德语学院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黄燎宇教授为我院师生做线上学术讲座

发布者:  时间:2020-12-04 09:38:30  浏览:

2020年12月2日,恰逢大连初雪,北京大学德语系黄燎宇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从‘国学’到美学——对日耳曼学的学科思考”的线上讲座,讲座由我院付天海教授与刘颖教授主持。

讲座之初,黄燎宇教授微笑着追忆自己的德语学习生涯,戏称学习德语是可以让自己“蟹行”的荣耀。紧接着他援引自身亲历的与日耳曼学科名称相关的四个事件,抛出一个令学界困惑不已且时而争辩的问题:日耳曼学到底是什么?日耳曼学这一学科名称是否名不副实?

黄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应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当时德国各界民族主义情感高涨,民众发出渴望国家统一,构建民族身份认同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文学界人士开始追溯历史,开启文化寻根之旅。1846年9月20日,以Jakob Grimm为代表的众多德国历史学家、法学家、语言学家齐聚法兰克福,参加首届日耳曼大会,商讨有关德国统一、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争议、海外德国人的归属等问题。这场关系到德国政治、历史、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以“日耳曼”为名的会议,可称为广义日耳曼学的起源。进入20世纪之后,日耳曼学在德国逐渐由“国学”转向了德语文学的研究。

与德国本土日耳曼(Inlands-germanistik)不同的是,在海外日耳曼学(Auslandsgermanistik)中,中国日耳曼学具有鲜明的区域国别意识。中国日耳曼学的研究以187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普语系为开端,学科的创立便源于对普鲁士民族强者战斗之魂的倾慕。对于现代的中国而言,德国更是一个科技、经济、工业、文化等多重意义上的大国,无论是其曲折深远的历史还是巍然耸立的三座文化高峰都对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日耳曼学学科研究中仍包含着显著的“国学”色彩。

除了“国学”之外,黄教授认为,应从美学方面结合日耳曼学科的内容对文学的功能和文学语言的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黄教授首先肯定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紧接着提出读德语文学是学习德语的最佳途径,也是了解社会历史的助力,因为“生活多宽广,文学就有多宽广”;而由于20世纪之后德国长篇小说所具备的哲学品格,文学又可以在发挥愉悦功能的同时促进读者的哲学思考。黄教授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化的、艺术化的大百科。

对于文学语言的特征,黄教授将其归纳为为形象性、音乐性、多意性三种特性,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够以诗意的韵律和生动的比喻描绘具象的图景,直接触动心灵最深处的感情,而德国作品中常有的反讽与戏仿也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黄教授总结到,中国日耳曼学科的研究是国学、文学、语言学的统一体。

讲座最后,黄燎宇教授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同学们的思想深度表示了赞许,并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投入地学习德语,享受德语文学内含的艺术与哲思。整堂讲座中黄教授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尤其是黄教授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对文学、对德语文学的深沉热爱更是鼓舞激励着与会同学燃起学习的热情。

期待明年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疫情平复之际我们能够与黄教授再次相会,能够在大外德语学院现场领略黄教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