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德语学院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德语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示

发布者:  时间:2024-09-06 11:20:57  浏览:

(一)青衿拾遗

项目主题:“青衿拾遗”——草编中国文化传承

项目成员:杨云清 阎美燠 杨淋尧 黄巾原 卞金蕊 蒋雅蔚 宫思源 周向骏

  为响应国家号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草编这一传统技艺,用青年的视角探索以草编为代表的传统非遗文化的多元传播路径,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大连外国语大学“青衿拾遗”实践团队于2024 年7月深入具有丰富草编传统的莱州市土山镇,以非遗传承人原广宗先生为团队专业指导,开展了为期10天的“莱州非遗草编文化三下乡”活动。


  几根根麦草,在指尖上起舞,一桄桄草辫,在岁月里流金。据《莱州市志》记载,1500多年前的沙河农民受发辫的启示,用三根光亮洁白的麦秆草掐出了人字形的草辫。明代,莱州草辫技艺在中国国内广泛传播。后来,用草辫生产的草帽等工艺品出口并受到外商的青睐,成为中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


自2012年莱州市草编基地入选山东省首批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十年来,莱州草编销往全国各地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多年稳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实践

莱州市土山镇

  首站,实践团成员抵达莱州市土山镇,深入乡间随机寻找路人探访,倾听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与非遗草编文化的渊源。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们深切体会到编织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连接之紧密。



莱州市文化馆

第二站,实践团队成员参观莱州市文化馆。在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欣赏了各式各样的草编工艺品。通过此次的参观展览,成员们对莱州草编这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莱州草编企业及作坊

第三站,实践团队走访了山东莱州当地多家草编企业和作坊,亲手体验了草编从选材、编织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感受到了老一辈对于草编技艺的眷恋、了解到了莱州草编对于当地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莱州非遗夜市

第四站实践团队成员深入莱州非遗夜市,以根植于基层的“接地气”的方式,宣传了莱州草编工艺。展销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参观者交流互动,生动展示出草编艺术的精细之美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独具匠心。



感悟

  经过几天的调查实践,成员们从最开始的懵懂生疏到对编织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具象深刻的了解,这正是“青衿拾遗”团队成立的初衷。传承和延续编织技艺,促进这些古老工艺的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心怀希冀的年轻人,都应与时俱进地探求非遗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出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这些小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之时,古老的编织非遗、乃至所有的非遗文化必定会有与现代文明完全碰撞融合的一天,这便是中国人与其历久弥新的非遗文化特有的、亘古永恒的浪漫回响。




(二)汲汲知新语 切切思国情


项目主题:“汲汲知新语,切切思国情”——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项目成员:张殿栋 杨祎晗 于淼 尹智圣 张鸿博 丁艺铭 杨郑宇 白雨凡 杨海霞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使命,推动国家发展、坚定爱国之心是每个青年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暑假,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汲汲知新语,切切思国情”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踏入了那片亟待知识甘霖滋润的土地。


实践

唐马寨镇,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下辖镇,地处辽阳县西南部。《辽阳县志》记载:“在城西南九十里,现名唐马寨。有古城旧基。唐征高丽曾驻兵此地,因以得名焉。”唐太宗亲征的时候,曾驻兵在此,故称“唐王寨”,后改称“唐马寨”。



村镇小学

  首日,团队成员去到了当地村镇的小学,并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孩子们前来围观。首先,他们用中文深情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英雄事迹,从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随后,他们尝试用简单的德语单词和英语穿插介绍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形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村政府

  当日下午,他们前往村政府,与村干部和村民们共话乡村变迁。村干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唐马寨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如今耕作的机械化普遍化。同时也直观地谈到了当今面临的挑战。团队成员们认真倾听,并就如何吸引人才流入,如何发挥属于唐马寨村自身的发展优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草莓种植园

次日,他们来到了草莓种植园,亲手采摘了新鲜的草莓,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甘甜。理解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意义。通过与种植户的交流,了解到草莓种植不仅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团队成员们建议应多鼓励村民们继续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注重唐马寨村草莓的品牌建设以及市场销量,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唐马寨村的草莓。



感悟

这次实践使得成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爱国主义宣传讲座,与当地村民探讨历史等活动,他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自身不断前行。对于唐马寨镇村民来说,爱国主义宣传讲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与青少年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有利于牢牢扣紧作为未来担当的他们人生中第一颗扣子,动员和鼓舞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



(三)西安鼓乐

项目主题:“越千年聆长安鼓韵,逐丝路谱方今雅音”——西安鼓乐文化传承

项目成员:鲁志伟 李禹璇 黄巾原 马彬玉 李柯函 王语瞳  李美潞 邓紫炫 李庆晶 郭子琳


  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越千年聆长安鼓韵,逐丝路谱方今雅音”——西安鼓乐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暑期踏上了前往古都西安的征程,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实践,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在鲜活的实践课堂里“汲取智慧、锤炼能力、贡献青春”。

实践

关中书院

  本次实践活动以关中书院为起点,探寻西安鼓乐的痕迹。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如今以"西北书院之冠"的美誉,向世人敞开了它那充满书香的文化大门。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西安鼓乐的圣地。走进书院,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文化盛宴不期而遇。在一间专属于西安鼓乐的房间门口,"长安鼓乐学会"的牌匾高悬,气势如虹。墙上的一幅幅图片,如同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诉说着这门千年艺术的传奇故事。西安鼓乐历史悠久,大师辈出。这“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就这样代代传承,薪火相传。在与鼓乐社老师的交谈中团队成员得知,西安鼓乐融入了沿线国家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今天这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此外,西安鼓乐也积极参与国际上音乐文化交流,加强与各国音乐组织和音乐家的联系和往来,为提高鼓乐的国际知名度,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何家营村鼓乐社

  第二站团队来到了何家营村鼓乐社,何家营村位于西安城南11公里处的神禾塬畔,是有名的“鼓乐之乡”, 何家营的鼓乐属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之一的俗派。进入鼓乐社后,琳琅满目的乐器样式呈现在团队成员眼前。正是由于种类之多,不同乐器的音色相互碰撞,才形成了这独一无二的西安鼓乐。当然,西安鼓乐延续至今,离不开世世代代的“鼓乐人”薪火相传,在何家营村鼓乐社,成员们有幸采访到了鼓乐社的负责人。在与负责人的交谈中得知,西安鼓乐对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地的儿童都以会鼓乐为荣,鼓乐也成为当地许多学校的一门课程。这种荣誉感可以延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让更多的人知道还有一颗遗落在西安的鼓乐明珠。




鼓乐博物馆

  第三站,团队成员们推开了鼓乐博物馆的大门,扰动了这里寂静千年的气息。首先映入成员们眼帘的是鼓乐的整体介绍,中英双语,更是为西安鼓乐叩响了“走出去”的大门。何家三代人的执着与坚守,让人们在千年之后,仍可以一睹鼓乐的风采。古都的鼓点,以其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皇家音乐的庄严与神圣。西安鼓乐的乐谱分为旋律乐器使用的“曲谱”、击奏乐器使用的“鼓谱”和吹奏乐器使用的“铜器谱”。“曲谱”都为手抄本。那些为传承曲谱做出贡献的人,没有被遗忘,鼓乐博物馆留存了属于他们的一席之地。


总结

  越千年聆长安鼓韵,逐丝路谱方今雅音。中国鼓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音色,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中国鼓乐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童心港湾

项目主题:“童心港湾·暖心助学”——“跨越千年的传承”主题实践

项目成员:邵虹来 冯鸶翔 麻名扬 张子夏 党梓今 赵爱妍 毕俪源 陈亦然 刘含雨 栾清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童心港湾·暖心助学”实践团,走进开原市新城街道办事处红色托管班,围绕“跨越千年的传承”主题,以中外剪纸文化为媒介,开展了以爱党爱国教育为核心的暑期“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

实践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满族剪纸传承千年,更是民族瑰宝。满族非遗文化见证历史沧桑,是中华文明在磨难中闪耀的象征。实践团在活动中加深孩子们对满族文化理解,带领他们感受平安吉祥祈愿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剪纸历史,实践团设计了三个闯关游戏,在场景的巧妙转换里,体现剪纸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闯关游戏,孩子们接触到了古时满族人民为新年祈福准备的嬷嬷人剪纸,体验中国传统年俗的温馨与美好。

  在第二关中,孩子们化身小小观察员,一同制作德国剪纸,探索德国剪纸背后的故事。团队成员通过专业的语言讲解和文化比较,让孩子们更清晰地了解中西方剪纸艺术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在最后一关里,实践团成员期望孩子们铭记历史文化,不辜负民族,不忘记自己作为青年的使命,奋发图强。三个轻松的闯关小游戏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多样性与共融性,让孩子们在手作中感受“一带一路”带来的文化共鸣。





总结

  这场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满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与灵魂的洗礼。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故事中领悟到了爱国主义的真谛。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编织的这段记忆,将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瑰宝,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以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